圖片來源:http://shipphoto.exblog.jp/
母親節那天,我趁著家人都還在房裏東摸西摸時,抓時間收看日劇《華麗的一族》,一次還連看三集。這戲很符合我的口味,有堅持理想的帥哥可作投射、不只一位的漂亮女星在劇中出現、甚至還有3P的情節。
不過,每集一開始,都會有贊助商豐田汽車的廣告。近年來不斷拿環保形象作宣傳的豐田,在廣告中的標語是:「TOYOTA與人、社會、地球,一同向前。」
這樣一個描述鋼鐵廠奮起的日劇,配上當代汽車工業的綠色廣告,讓全片充滿了反諷的效果。
##CONTINUE##
在那個年代,煉出品質優良的鑄鐵,是日本邁向己開發國家的重要支柱,甚至是民族自信心之所繫。
但在今日,煉鋼廠所排出的二氧化碳,卻是造成全球暖化的元凶。煉出愈多的鋼,也等同於排放愈多的碳,東京或是台北被海水淹過的日子,也就更近了。
以目前台灣的情況來講,環評中的台塑大煉鋼廠及國光石化,都會讓台灣的碳排放放量再創新高。我原本認為阻建是政府唯一的作法,也可順道促進產業升級,但看了這部日劇,卻讓我衍生其他想法。
首先,對於整體台灣經濟而言,兩廠若順利興建,短期內對經濟一定會有助益,特別是會表現在就業機會及GDP成長上。即使歐盟未來怪罪台灣排放過多的溫室氣體,準備要進行貿易制裁時,在WTO可能就會先被中國擋下。除非中國願意完全棄守經濟發展重於環境保護的立場,否則台灣與所有開發的中國家,包括中國,是站在同一陣線的,不至於會單獨面對國際的壓力。
而就算如果最後台灣政府不給蓋,但企業卻跑到杜拜或中國去蓋,這其實也難與台灣脫勾。因為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氣中,是全人類所共有的,不論是蓋在雲林,或是蓋在杜拜,都會加速全球暖化的進行。因此,即使企業最後選擇到杜拜去煉油,仍然是台資企業在危害全人類,歐洲諸國或環保團體,應該還是不會放過台灣。
所以,如果台灣政府真正負責任的話,不是不讓這兩個大案在台灣蓋,反而是鼓勵他們蓋,但要強迫他們作到碳中和。
不知現在的建廠計劃中,企業有無想過利用碳捕捉(CCS)或是碳交易等方式,把自身產生的碳給中和掉。他們甚至可以到印尼雨林中,去認養一片已開墾的農地,然後重新作起森林的復育,如此一來,除了可中和他們自身排放的碳之外,也許還有多餘的碳匯還可以賣到國際市場。
高耗能企業既然想賺錢,就應該把後端碳處理這方面的金錢,一併計入建廠成本,讓鋼鐵工業轉型為低碳排工業。否則,總不能老是企業排碳賺大錢,但卻是全民買單處理碳。
這是我看完這三集的感想,也許看完這部片後,我的立場會更同情台塑大煉鋼廠不一定…Orz
2007年5月13日 星期日
華麗的一族,一部碳排放大片
標籤: 溫室氣體
Subscribe to:
張貼留言 (Atom)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